公共電視《致富密碼》No. 189
小店有一套
唐和家和菓子「芙蓉」、「紅梅」、「福松」,這些色彩飽和、造型優雅的高檔和菓子,過去就連日本都不容易買到,唐朝就被傳到大和民族的和菓子,被「唐和家和菓子」帶回台灣,專賣這種過去只有貴族能品嚐的上生菓子。
吳蕙菁就是被和菓子的色彩和造型吸引,花了三年時間,飛到日本紮實的學和菓子基本功,才去一年就因為參加比賽得獎,從此決定要以和菓子製作成為終身志業。
吳蕙菁回國之後創辦唐和家和菓子網路商店大受好評,除了銷售,還推出研習課程,讓喜歡的人可以親眼見識到,除了麻糬銅鑼燒之外,和菓子也能做到像藝術品一般精緻。像是造型比較簡單的「水鳥」,就是最受歡迎的教學課程之一。從被稱為練切的表皮做造型、包餡、收口、整理到捏出水鳥雛形,還要靠一些特別的道具來幫忙。
最後點上眼睛,生動可愛的「水鳥」就完成了。別以為這些動作看起來簡單,其實這種用豆沙製作的和菓子,由於不摻油、糖份又依照國人的飲食習慣降低,容易變形也容易風乾,就像在沙灘做沙雕一樣,動作要又快又小心,難度其實相當高。
來上課的學員,最開心的時刻,就是把成品包裝好,或者當場吃掉的那一瞬間了。店裡面最受歡迎的人氣商品「菊姬」,把一個相當於高爾夫球大小的豆沙體,剪出六層一百五十八刀,每一層花瓣大小都要一致。
這種精湛的技藝,連日本師傅都做不到,因此即使一個要價五百塊,光靠「菊姬」,一個月都能創造二、三十萬的業績。同樣強調刀工技法的「紅蓮」,除了用小練切包大練切,創造白裡透紅的質感之外,刀工則是採用相反的方向剪豆沙,也經常是創造訂單的常勝軍。
把失落的中華文化學回來,吳蕙菁看到上生和菓子已經融入日本文化,因此帶回台灣的時候,也開始推出具有台灣味的創新和菓子。像是情人節最受歡迎的「鴛鴦」,或者年節才有的「十二生肖」,都是討喜又體面的禮盒;經常舉辦的活動,則是創造出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。
唐和家和菓子創辦人吳蕙菁用她的巧手,已經開發出六百多種款式,價格從八十到五百,小小和菓子,創造高價值,看吳蕙菁在《致富密碼》節目娓娓道來,如何創造出別人無法超越的條件,也就是創業的成功之道。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唐和家在921剛好滿四周年
公視也恰巧撥出採訪內容
其實這是第二次採訪update版的
上次是09年開店時採訪的
一年過去了~人事全非~
像過了十年一般……
現在有新伙伴加入
新人新氣象
希望平安喜樂 迎接下一年
Emily Wu 2010.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