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風解凍 、黄鶯睍睆
、魚上氷
《立春》
〔唐〕 杜甫
春日春盤細生菜,
忽憶兩京梅發時。
盤出高門行白玉,
菜傳纖手送青絲。
巫峽寒江那對眼,
杜陵遠客不勝悲。
此身未知歸定處,
呼兒覓紙一題詩。
「立」有開始的意思,立春是一年之始,大地看似天寒地凍,但溫暖的東風已開始吹拂,凍湖下的魚兒也開始破冰游出水面。
日本的「八十八夜」、「二百十日」
等時節皆由立春此日開始計算。
黃鶯是這時期的象徵,其現身如同預告春天來臨,故有「春告鳥」之稱。
立春陰陽協調補養
- 多食春蔬:春天的山菜多含苦味,古人吃五辛春盤起陽養生。日本人、希臘人也認為春蔬有助血液淨化,可排除冬日鬱積的濁氣。
- 冬入春,韭菜葉會變得厚又軟,性平味辛,能補充陽氣、排毒放鬆。日本人會吃款冬(蜂斗菜的花芽),會在冰雪融化時出現,苦味對心臟有益,可改善血液循環。可做成油炸天婦羅、或款冬味噌。
立春年中要事
日本
- 2月8日 關東、北方地區.針供養(はりくよう):—將斷折或不用的針拿到寺院神社,插在豆腐或蒟蒻上祭拜,感念針線用於縫補衣物的勞苦功高,也祈願神明庇佑自身裁縫手藝更精進(關西、九州的針供養於12月8日舉行)。
- 2月最初の午の日—初午(はつうま)
:日本各地稻禾神社舉辦「初午祭」,祈求五穀豐登。
華夏
- 古代立春時,天子要帶三公九卿,到宮廷地社所在的東門外8里處迎東風,感謝春神降臨人間。
以前台南會由市長率領市府人員到迎春門(東門)舉辦迎春古禮,可惜早已停辦多年。台南人還有喝春酒、吃春餅的習俗,春餅就是潤餅,延續古代立春吃五辛春盤(蔥、蒜、蕎、蕗、韮)去邪吉祥的傳統。